导语:著名作家叶兆言出身文学世家,正如祖父叶圣陶和父亲叶至诚从来没有刻意培养他走上作家之路,他也从未期望女儿成为一名作家,而80后的女儿叶子早已经出版多部文学创作,还有作品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,因此叶家“一代泰斗,四代文人”成为文坛的一段佳话。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,叶兆言“常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爱恨交织的感情之中”,直到看了女儿的日记,他才开始反省:“大人真不该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孩子眼中的一切。学无先后,达者为师,试着和孩子们在同一起跑线上走未来的路,家长会更早地赢得他的尊重和欣赏。” 2
[7pR
fSTW8qRXUD
居住南京的作家叶兆言,其实是个很没故事的人。他既不抽烟,也很少喝酒,更没有丁点绯闻去让媒体炒作。作为文学世家,从他爷爷叶圣陶开始,就形成了对人对物一向低调的家风,生怕坏了自己的清名。对于爷爷和父亲,叶兆言一直有种挥之不去的“敬畏情结”,留下了许多关于父亲的文字;但面对渐渐长大的女儿,身为父亲的他,又常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爱恨交织的感情之中。一方面,他一直用自以为是的“理论”管教女儿;另一方面,女儿则在潜意识里与父亲进行着多方面的抗争。直到有一天,看过女儿临出国前交给自己的日记本,叶兆言在震惊之余开始反省自己的父亲角色。 sJpSQ;`d
wQp?\Y
女儿写给父母的心灵日记 PVzhs$)
2000年8月,16岁的叶子作为金陵中学参加AFS国际交流的学生,要去美国读一年书。临出国的前一个月里,叶兆言夫妇总被一种紧张的情绪包裹着,今日想要买些啥,明日又盘算着还得备些什么东西。可女儿呢,整天像个没事人似的,喊她干什么,她就硬和父母对着干,而且晚上很晚才睡,早上则总睡懒觉,还一个劲地看无聊的电视节目,然后便大谈歌星。凡此种种,都让叶兆言很是“上火”,于是父女俩每天的争吵逐渐升级,彼此都莫名其妙地发火也莫名其妙地伤心。当父亲的这才充分领教了女儿的“逆反心理”。对此,叶子也在日记中写道——亲爱的爸爸: `SoW<)W[
zjVmaYS(
从刚才开始,我一直在想,今天该写什么。可惜你今天没有大闹,那么,就谈谈你每天的小闹——闹我起床吧。我每天晚上都是凌晨1点多睡,早晨一般8点半开始就要接受你杀猪般催我醒来的嚎叫,我的耳膜早已千锤百炼了。你是否知道一个人睡觉时的满足,那种舒适,那种安逸,那种甜甜的醉了一般的感觉,是一个只有名义上减负的中学生日夜渴求的,可是种种压力迫使这种美好的感觉总在刚刚萌芽后便告夭折。每天我总带着满嘴的臭气,满肚子的火气,满脸的鼻涕,愤怒地爬起来,半睡半醒地做我的僵尸梦!我从没有半夜起来上厕所的习惯,所以,不用因为你把我喊起来而得意万分。这不是你的功劳,而是我的膀胱承受不住了。 @XY| ]fm
vI j~<\yM
下面是写给妈妈的。亲爱的妈妈,有这样一首诗: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”记得初一刚入校,听到班上一个男生背那首《游子吟》,觉得有点矫情。在我的脑子里,男生要么别做书呆子,要做书呆子也得有志气,应该背曹操的《观沧海》才对。偏偏我是丫头,该矫情的地方,想不矫情都不行。说实话,今天有个女同学和我告别,她眼泪都要下来了,我却一点也不悲哀,我想哭的日子在后头呢。妈妈,如果我在临上飞机前没有哭出来,你千万别伤心——这种可能几乎是零,除非我吃错了药。说实话,电影里的母爱都不是真的,不吵架的母女不会有太深的感情,因为在深恨一个人的同时,又发现自己在爱着这个人,这才是情感,才是一种正常的富有情趣的生活。在以后的一年里,你会充分体会到这一点的,所以,我不会说希望你和爸爸一年不吵架之类的蠢话。 ;tz;M6d
~`V
?W|g
今天,我新买了钱包,回家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把你们的一张特傻的合影放在一打开就能看见的地方。看着,看着,我就想哭。我过去真自私,只想在皮夹里放自己的照片。我想,以后我也会放我男友的,可在接下来的这一年中,你们占据了这个位置——一个一丝不苟的父亲和一个傻兮兮的母亲。别生气,我爱你们! >H&E>:o,
Px -^`#
女儿挨打后记下的只有宽容 uf tY]c
有一天,叶子去买东西,路上丢了一顶帽子,叶兆言很生气地让她去找回来,当时的叶兆言不是心疼帽子,而是觉得自己女儿好像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爱惜,出国后会为此吃苦头的。叶子见父亲如此唠唠叨叨,情绪也变得非常蛮横,嚷道:“让我出去找帽子,怎么可能!”父女俩于是大吵起来,吃饭的时候,父亲和女儿都很不开心,彼此板着脸。吃完饭了,叶兆言对叶子说:“你今天洗碗。”本来就一肚子火的叶子很不耐烦地说:“我今天就是不洗。”然后转身进了房间,并把门反锁了。叶兆言气得起身去打门,叶子就是不开。当爸爸的因此气得手直抖,冲叶子妈嚷道:“钥匙呢?钥匙呢?”门开后,两声清脆的掌声随之响起。 * .Uv$a
*Tf|"^
在日记中,挨打的叶子却用文字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宽容——亲爱的爸爸: #S[l9B6
$jE4v7f!
今天,你打了我,差不多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的第一次。我今年16岁,16年来你没有打过我,但却在我已经16岁时这么做了。我很难过,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怎么糊里糊涂就挨了两巴掌。如果在以前,我一定会把你恨得要死,可今天,我却还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,给你写信,因为我发现你要的是形式,而不是结果。 +C7..; F=T
m
总之,你们都不小了,要学会为自己操心! S:tYMaG`
还有,你现在脾气特不好,像是处在更年期,所以对于同样火爆性子的老妈来说,还是忍着点儿吧——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。 1$6XsD
nC{KpJ
还有,有一点浪漫是男人(你不介意我用此词吧?)的必备武器,很有用的,这点教是教不会的,首先需要男性骨子里有感性意识,你如果能做到,困难会大了点。不过,重要的是过程,而不是结果嘛,意思到了就行了。注意劳逸结合,累了就歇,劝老妈也这样。还有,你必须为家里请个钟点工,尽管你们是两个人,可房子一点也没变小呀。另外,也别搞得我们家请保姆像是为了我一样。 &92il
-%c3)H=9
这是我这册本子里最后一篇写给你的信!别看你一会儿就看完了,我可是写了好久。算算写给你和妈妈的加起来,应该不少于18000字了,还是蛮多的。我为此感到很满意,对我这样一个懒人来说,这可是个不小的业绩。我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话收尾,废话已说了好多。那就用句最俗的:爱你一万年! _ Li~
ukWjdBZw
后记:父母和孩子,谁比谁更懂事 I]y
2\P1
叶兆言夫妇做梦也没想到女儿叶子会留下如此美丽的一本日记。作为父母,他们总觉得女儿不懂事,可女儿日记上所记的内容,让他们明白了,其实真正不懂事的,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大人。叶兆言曾一再感叹,他觉得女儿没什么爱心,因为在现实生活中,差不多都是父母在为她服务,包括帮她叠被子,帮她倒水,半夜里起来帮她捉蚊子,强迫她喝牛奶等等。也许正因为这些本能的爱已有些畸形,便忽视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,这便是女儿已经长大,她不再需要婆婆妈妈和唠唠叨叨,她需要的是另一种关爱,即理解。叶兆言不得不说自己真的深为女儿所感动,因为女儿在日记里表现出的那种爱与宽容,那种对父母的理解,让他无地自容。叶兆言感慨:“大人真不该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孩子眼中的一切。学无先后,达者为师,试着和孩子们在同一起跑线上走未来的路,家长会更早地赢得他的尊重和欣赏。” oG8~h GK<B
'Xr7>Q/
后来,女儿叶子在美国的很多表现也让叶兆言咋舌,尤其无法理解的是,她每天都坚持游泳4小时,多的时候,一次竟能游8000米,而且没有任何功利目的。既不是为了比赛,也不是为拿学分。叶子告诉父亲,美国人是崇尚运动的,游泳能令人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。 ?aNo&%P/
2 7vBp*c*
自从美国学习回来后,向来心高气傲的叶子也学会反思了。这让叶兆言触动更大,因为女儿以前从不向人低头认错,现在只要是她做错了什么便会说“我很抱歉,我很愧疚!”这一点,既让叶兆言特别高兴也有点惭愧:为保有作为父亲的权威,他即使做错了什么也从不向女儿道歉,看来女儿已先他一步懂得了“尊重”一词所彰显的人格魅力。 n#}/OVgs
{Ix ~!^4!?
面对女儿的转变,叶兆言如今常说:“我正和女儿一起改变,一起成长。小女曾说过,我这个当作家的父亲让她还没有学会欣赏之前,就先教她学会了批评,这一点真让我汗颜。所以奉劝天下父母,多给孩子一点赞美,让他们从小就会欣赏世间的一切。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没原则、没是非的,对于父母,孩子无论成功与否,都要接受。能不能出人头地,是他自己的事,各人头上一方天,没必要强求小孩干什么。人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,能把每一步都走踏实了,这就很好。”
|
一共有 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