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孩子从小学劳动有什么不好? @
?fmOq
“我们送孩子上学,为的是学知识,不是去洗厕所的。”近日,福州晋安区站北外口小学的家长刘先生找到记者反映,学校安排学生扫厕所,他认为不妥,应由保洁人员来打扫。对此,校方回应,此举是为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,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。(5月17日《海峡都市报》) Ou7g)^)B
如今手不能提、肩不能扛的孩子还真不少。看到从事又脏又累工作者,孩子非得没有投去敬意的目光,反而还嗤之以鼻。笔者认为,如果把责任全推给孩子,还真有失公允。因为在很多家庭,家长对孩子由宠爱到溺爱,都是一个生活习惯的养成。在孩子成长进步上,他们只看中孩子的学习成绩,从不希望自己孩子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体力劳动。生活上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,尤其是苦累脏险活,更不会让孩子沾边。 %2 0|yv
于是,有些孩子对学校安排的大扫除,或是清扫厕所卫生很不适应,甚至还感到相当委屈。正如上述学生家长说得那样:“我们送孩子上学,为的是学知识,不是去洗厕所的”。正是家长抱有这样的思维,才导致现在许多学生不会劳动,就连简单力所能及的劳动都不愿意干。长此以往,生活自理能力令人堪忧。孩子不爱劳动,自然就不会劳动,也没能力劳动。 5wX2h!q0>
不错,学好文化课确实是孩子的当务之急,但让孩子在学习之余,在成长过程中,学会劳动有什么不好呢?社会分工不管今后如何发展变化,这体力劳动都会有的。不论是生活上的清扫环境卫生,还工作上的从事体力劳动岗位,都需要有一个勤劳健康的体魄。 R`BS&Tq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