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沈(左)和小苟(右)在捐献骨髓 _[3q|o
Sx(!?V2
距离:跨越上千公里 -fQG5;q?}U
un;W1Gs
爱心:渝沪大接力 Z%J6=G*
l]
hQ5[
意义:重庆首例同一天两人捐骨髓 Fp2YmVqC
"P6[yw=Uq
重庆与上海远隔上千公里,却进行着一场用真情连接的爱心接力。 vfe)U{hT{
!AaeP
为挽救上海一对“金童玉女”的生命,昨上午9时,两位20多岁的重庆小伙,在新桥医院骨髓移植中心进行骨髓捐献。 kUN<O
S).H9ej$
市红十字会有关人士介绍,今年4月,市红十字会接到中华骨髓库打来的电话,告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,有一位4岁男孩和一位6岁女孩同患再生障碍性贫血,在直系亲属配型不成功的情况下,当地红十字会通过中华骨髓库,找到重庆有两位志愿者的配型与患者一致,希望得到骨髓捐献。 MRZ,_d^xh$
-?',.7f
“市红十字会非常重视。”该人士称,他们第一时间找到志愿者小苟和小沈,分别于5月和6月对他们进行两次体检,6月27日,又让他们住进医院,为捐献骨髓做准备。昨上午,骨髓捐献正式进行。 `9-`cvxl
E=`{BA
昨日记者来到现场时,小苟和小沈已开始骨髓捐献。小苟说,他和小沈都是20多岁,同在2008年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行列。他今年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毕业后,在平安人寿重庆分公司当业务员。小沈则是重庆科技学院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大三学生。4月,他们接到市红十字会电话,得知上海有两位小朋友急需骨髓移植,没有丝毫犹豫,一口答应了。 +[VYk[fkvM
jEW/Q[
昨中午12时30分,经过3个多小时采集,小苟和小沈完成骨髓捐献。医生介绍,捐献者休息半天就可正常活动。他们捐献的骨髓,将放在4℃至12℃的低温盒里,于下午4点多钟由专人乘飞机送往上海。 X$sR5c*5^F
$HR'ep
记者拨通上海两位患者家长电话。他们说,等小孩康复之后,一定要想办法找到捐献者,当面说一声“谢谢”。他们还说,上海这边一切准备就绪,只要骨髓一到,立即进行移植手术,当地医生估计在晚上9时可完成骨髓移植。 W*Ep_N
l%a6azCdy
市红十字会表示,同一天有两个捐献者,在同一地点同时捐献骨髓,在我市尚属首例。 5A2D+wS#Uq
>krV}vea
□现场 1 1*scP6E
0'ig'(D!
骨髓采集一切顺利 mE$94 nt,
,dk%0Pt{Z
昨上午10时,记者来到捐献骨髓现场。 -IKR=V?~z
mwsv2-/
记者看到,两位小伙的手上插着多根输液管,身体里的血液正透过输液管流到专用骨髓包里。在场的医生说,骨髓采集很顺利。 v7^}t(h/
Q&:ja^3
由于采集骨髓过程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,两位小伙没有过多的交流,只是每隔一段时间相视一笑。现场的医生说,这是他们在互相鼓励。 S?h'"Oo-n
4 P.1A
老乡一家五口来看望 TUv V{^
'rx1?_
“我们是专门来看望小苟的。”家住石桥铺的李再竹说,她的小儿子与小苟是大学同学,老家都在四川省平昌县。前日,儿子与小苟通电话,知道小苟要进行骨髓捐献,昨日和女儿、女婿、外孙女,以及儿子一家五口,来现场给小苟加油、打气。 )ddMbg?
J,bb`Z!e
李再竹称,小苟家境贫寒,但乐于助人,心地善良。平时她家有什么事,小苟总是第一个跑来帮忙。读大学期间,也经常帮助她的儿子。她打算,小苟捐献骨髓后,把小苟带回家里休养几天,多做好吃的东西给他吃,把他当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。 11>
x /d
QN.kS"g
同事同学前来祝福 RD} 7\s
]%K=BKu*(
作为小苟的同事,平安人寿重庆分公司的5位员工,昨日一早来到捐献现场,一直陪伴在小苟身边,还在现场为他们祝福。 PcK&?
xK5)/`n
该公司员工郑雪茹说,小苟今年才进公司,但他捐献骨髓救小朋友的行为,值得公司每一位员工学习。他们公司一直倡导为公益事业做贡献,在全公司形成乐于奉献的氛围。 Qj"Yh05
vuteC
小沈就读的重庆科技学院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7位同学,也到现场给小沈加油、打气。 u$DP']}[4
B/o?""2c
□对话 "qrypy]m
W=G_0
挽救上海小朋友 j*"q7*(
{ N<0BDaY
捐再多骨髓都值 3"tl5K4|
.<98:^by
经医生允许,记者进入移植室,与两位小伙进行了简短交流。 !rd;xcjr=
H/gYQyK>
记者:住在一起4天,每天都聊些什么? .PZ}Rer
; TfQ
小沈:聊大学生活和工作上的事情。 bGmax :X
-_Ej:>m
记者:骨髓捐献过程中,感觉疼痛吗? *wX3Aa0F
G <
S|TTK
小苟:一点也不疼,一切都很好。 T0=v1?e;
8d+9X?:7
记者:捐献骨髓值得吗? s!\E6c0
t&fxkzf
小沈:能够挽救两位上海小朋友的生命,捐献再多的骨髓都值得。 QJjv:33
<C]4_0>)p
记者:现在最希望的是什么? P
La -Qf
W~5s7PGU
小苟:只盼望自己的骨髓,能够尽快移植到上海小朋友的身体里,让他们早日康复。 1q;sKf7k
1h/2l N
□真情 {k4Mp`ndu
ZO$:smP
两位重庆大哥哥 +U%
Yu"TP
写信鼓励小患者 r_ Nb3)
5
pN#Pst~
昨日骨髓采集现场,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拿出两封信给记者,说这是两位捐献者写给上海两位小患者的信。 ](Y
NH
M
&Xy+MS
这里节选其中一封信的部分内容: 3 "z1N
.>
6e>B6
“亲爱的小朋友:虽然我们不曾相识,但我相信你肯定是一位坚强、勇敢、可爱的好孩子。我们相隔千里,哥哥只能尽自己一点点力量来帮助你更加坚强,勇敢战胜疾病,拥有一个更加绚丽多彩的童年世界。距离阻隔了我们,但阻挡不了哥哥送给你的祝福,祝你一生平安!早日康复!永远幸福快乐!” UU\2N
@a
.%ne
■记者 汪云剑 摄影报道
|
一共有 0 条评论